2021年10月1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破茧而出。一经亮相便惊艳各界,开创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展陈深度融合的全新模式。
在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寻找动人心魄的叙事角度,在文物缺乏的历史时段中探求符合逻辑的物证关系,既有刘备从半生创业的艰难、武担山称帝的鼎盛到夷陵之战兵败的遗憾,也有诸葛亮从隐居南阳、出山扶主、南征北伐到星落五丈原的传奇人生。
展览充分挖掘三国文化核心价值,对历史发展中的闪光点进行提炼性呈现,力求以工匠精神打造传承成都城市人文精神的国家级样本,提升武侯祠整体历史文化街区的博物馆属性与文旅品味。可谓是填补了国内长期以来二人生平展的空白,打造出一个“让历史建筑遗址破茧重生的展览”。
在这段洪波涌动的历史河流中,刘备与诸葛亮二人相逢于乱世,风云际会,托付以家国远志。君明臣良,厚相结纳,忠信节义,一时无双,于临危之际信义相托,于险阻之中肝胆相照。
第一单元
乱世沉浮·以待天时
群雄割据,艰难创业
凤栖梧桐,以待天时
从味觉的感知到我们的饮食文化,千百年来国人对于食器的讲究都是一脉相承的。三国时期,南阳是荆州治所所在地,也是诸葛亮隐居之地。来自襄阳市博物馆的“董府敬”铜盘等珍贵精美的文物,让我们看到此时在南阳郡的诸葛亮躬耕隆亩之地,人们已经生活相对安定富足。发现“董府敬”铜盘时,里面装有鸡骨,可见那时对于食器的美感追求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清晰的铭文、精致的做工和青铜的质感,也展现着那个时代内敛的“张扬”,恰如“身在躬耕阡陌间,心却洞悉将三分”的情怀写照。
第二单元
君臣共济·蜀汉立国
草庐一对,谋划三分
君臣际会,如鱼得水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曾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两汉时期,四川地区自然资源富庶,经济发展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一点在文物上也颇能体现。说唱俑,又叫“俳优俑”,在四川地区多有出土。俳优是指古代以言语、舞蹈、滑稽的表情和动作等来逗笑、取乐的艺人,而笑容的背后,则是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本次展览也展出了神形兼备的说唱俑,其动作诙谐夸张、极具艺术感染力,乐趣天成,雅俗同赏,也让人感受到古代天府之国的富庶和此地人民的乐观与浪漫。
摇曳生姿 神树祈瑞
时光流逝,人们将永生的观念和对财富的渴望带入地底,摇钱树是一种在两汉三国时期流行于西南地区的器物。独一无二的纹饰,复杂且繁复的枝叶,能让人感受到当时成都地区作为刘备治蜀的中心,人们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丰富。三国时期对于死后财富的想象凝聚在那一片片叶脉纤细的纹路之中。本件摇钱树底座为陶制,主干和枝叶用青铜浇铸而成,枝叶上装饰有凤鸟、仙人、瑞兽、铜钱等纹样,体现祈求财富、平安和升仙长生之寓意。
吉语寄福 砖砌宫城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武担山之南,并建都于成都,后修建蜀汉宫城。在汉代,大型建筑的地面往往用砖铺砌,起到防潮、防滑以及美观等功效。在天府广场东北侧、今四川大剧院附近一带,曾发现大量铺地砖,在踏面上模印了纹饰,还有“富贵昌”“爵禄尊”“宜宫堂”“寿万年”等吉祥用语。考古人员认为这是蜀汉时期的一处高等级建筑,可能就是蜀汉皇宫。本次展览展出此遗址出土的“勿相忘寿万年”铺地砖和“宜宫堂宜弟兄”铺地砖,不仅表达了追求长寿、吉祥、圆满的美好愿望,还作为宫城的一部分,供人想象蜀汉皇宫曾经的面貌。
第三单元
兴复汉室·鞠躬尽瘁
白帝托孤,开济两朝
出师未捷,将星陨落
三国,是一个群雄竞起的时代,一个个奇谋尽显神机妙算,一场场战役成就豪杰英雄。三国很快,历史中只是白驹过隙;三国又很慢,将所有的故事凝聚在一个个箭簇,一条条刀光之中。两军对垒,万箭齐发,本次展览也带来了刘备与诸葛亮的“兵工厂”,展出了成都字库街出土的一系列与兵器相关的文物,从熔化金属的坩埚到箭簇陶范和箭簇石范,再到一个一个箭簇的诞生,我们为您还原真实的三国时期兵工厂的样貌,让您从文物中管窥三国的金戈铁马、气势恢宏。
敦厚古朴 鼓声传音
青铜器承载的历史不只是厚重和深沉的,还能有天然可爱的情致,一件铜鼓,反应出一段诸葛亮南征的往事,战鼓声阵阵中传颂着诸葛亮“五月渡泸”“七擒孟获”的典故。这件四耳蹲蛙青铜鼓属于灵山型,整体作覆釜状,鼓面中心饰太阳纹,鼓面边沿一周等距排有六只青蛙,其中有三只背上各背一只小青蛙,造型生动优美。西南地区的人民习惯将铜鼓称之为“诸葛鼓”,相传诸葛亮南征时在军中创制铜鼓,既用于营中煮饭,还用于敲击报警,虽为传说,但足见武侯遗德之深远影响。
展厅实景
展览充分考虑建筑美学、园林景观与展陈空间的多样性,巧妙运用自然光线,让空间呈现出光影叠现、错落有致的光线效果。采用开窗透景的展陈手法,将中庭的园林景观引入视野,实现博物馆古典建筑、景观设计与展陈空间的深层次沁入与融合。
展览序厅
“煮酒论英雄”场景
“赤壁之战”场景
“武担山称帝”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