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发展浅析
2020-07-06 15:21:22  来源:   点击:

来源: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文博中国

发布时间:2019-11-08

作者:徐方圆 吴来明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概念

       “文物预防性保护”这个概念是1930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关于艺术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已经从最初的“减少或避免修复干预”,发展到“广泛的控制文物保存环境”,目前已经提升到“文物风险管理”的战略高度。它改变了传统的文物保护思维,变被动的文物本体保护修复为主动的预防性保护,已经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共识。

       根据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阐述,预防性保护理念,是指在不危及文物真实性的前提下,延迟任何形式的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和行动;预防性保护行动,即应用一切与博物馆藏品风险管理相关的科学技术和成果,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质的破坏作用,预防性地从源头上保护珍贵文物。国际文物修护学会(IIC)将引起文物损坏的因素归为十大类,包括机械损伤、偷盗和破坏、火灾、水灾、保管疏忽、生物因素、化学因素、辐射因素、不当温度、不当湿度,文物预防性保护就是运用风险管理的手段对这些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干预控制。

       我国正式提出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是在“十一五”期间,通过“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应用技术研究”和“珍贵文物保存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系统的提出了我国预防性保护技术的核心内涵,即通过有效的管理、监测、评估、调控,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洁净、稳定”的安全保存环境,达到延缓文物劣化的目的。“洁净”环境是指控制文物收藏、展示等保存环境中特征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处于安全阈值以内;“稳定”环境是指保持文物保存环境在适宜指标下的平稳性,防止相对湿度、温度等因素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些概念已经写入我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

在国内的发展

       回顾历史,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十一五”期间研究建立的基于洁净概念的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评估体系

起步阶段 (2005年以前)

       国家文物局在“九五”“十五”期间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列为文物保护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组织开展了《影响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及环境质量标准》课题,多家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开展了十项子课题研究,收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及数据,探讨了我国室内外文物保存环境影响因数和标准问题。开展了《馆藏文物保护管理综合研究》,对国内的馆藏文物保存管理和环境质量现状、标准和管理规范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全国范围开展《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全面深入了解了我国馆藏珍贵文物自然和人为腐蚀损失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技术攻关研究,采取防护对策,制订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003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分别在甘肃省平凉市博物馆和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展开达标建设示范工程,其后又继续扩大了5家试点博物馆。从馆藏文物保存的管理规范、库房和展厅、设施设备、环境监察机制等相关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完善文物保存环境条件。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在环境监测评估、文物保存状况、环境质量标准、管理规范、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研发阶段 (2006年~2010年)

       “十一五”以来,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一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技重大项目:《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综合研究》《秦兵马俑博物馆室内大气污染特征》《博物馆展陈环境颗粒物监测及评价研究》等研究。科技部又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设立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系统研究了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相关内容,提出了建立我国基于洁净概念的文物保存微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及全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估、调控的技术成果,包括博物馆微环境痕量污染气体“无动力扩散采样——仪器分析”检测技术,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文物保存微环境连续监测与评估技术,博物馆藏展材料快速评估筛选技术,一系列博物馆微环境调控用功能材料,博物馆微环境集成控制技术和一体化设施也得到了研发和应用。

▲环境临测数据评估分析

示范应用阶段 (2011年~2015年)

       进入“十二五”期间,针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国家文物局以“显著提高馆藏文物和遗产地风险预控能力”为发展目标,坚持“建立科学保护文物的长效机制,推进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有机结合。加强文物的日常保养,监测文物的保护状况,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的保护为主基本原则,将“研发馆藏文物微环境高效调控技术及博物馆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初步建立博物馆环境质量评估、监测和调控技术支撑体系”作为重大专项研究内容。“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制订了“国家宝藏计划”,针对国有珍贵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设立了专项经费,其中设立了“预防性保护”专项经费。2013年8月27日,国家文物局与工信部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合作协议》,旨在用10年时间加快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与科技、产业融合,提升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水平。2013年首期启动的项目体现了当前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科技发展的方向,主要基于现有技术成果,面向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基本参数监测、环境质量评估和离线检测分析集成装置及其监测评估系统,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净化-调湿”装备、智能展柜、文物储存装置、熏蒸消毒装备、集中式清洁装置及其环境调控系统,以及文物展陈防震装置、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等,为大力推进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提供性能优异、适用性强的整体解决方案。

提高突破阶段 (2016年至今)

       进入“十三五”以来,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提出了“实现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确保文物安全”的突破。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尤其是智能化环境监测、调控、储藏、养护等专用装备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逐步应用,推进了我国馆藏文物收藏保护能力提高。通过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和应用服务平台,完善联合检验实验室建设,在已经颁布或试行的技术标准下,已开始对目前的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指导产品应用和提升。同时,通过产品检验,修订完善和颁布一批产品技术标准,引导采购市场的规范发展。

▲文物保护装备产品质量检测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文博人员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意识得到了加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得到了发展,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这些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缺乏必要的规范化管理

       现在大家都了解应当加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但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监测、控制和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

       缺乏预防性保护的整体规划  预防性保护工作涉及到博物馆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文物保管保护部门的工作,需要全馆各部门协同配合。以展柜内文物保存微环境的环境控制为例,需要考虑博物馆当地气候条件,博物馆建筑的保温隔热及展厅的布局,还有展厅内的空调系统运行效果及运行管理水平,展柜的密封程度以及展柜内的调控措施,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到展柜内的环境调控。预防性保护绝不仅仅是买一些调控设备、调控材料就能解决的。

       重建设,轻运维  利用国家项目经费支持购置了监测、调控设备后,博物馆没有从强化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有效开展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工作出发,建立具有本单位特点的博物馆环境质量监控和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管理程序、规章制度管理机制;没有设立专职工作人员,承担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和调控管理工作,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承担数据分析和汇总报告工作,及时处理问题和组织解决问题,造成了设备的闲置,无法充分发挥其效果。



▲柜内环境调控

文物预防性保护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不足

       现行的国家环境质量检测评价技术和规范,不能完全适用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行业特点的需求,无法对低浓度、小容积的文物保存微环境实施全面科学的数值检测和综合评测

       环境因素对馆藏文物的影响作用机理和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增效作用机制不清晰,缺乏开展适合中国馆藏文物环境主控因素和材质特点的影响作用评价基础研究,包括实验室加速老化评价技术、装置、机理的研究。

       针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各种调控材料、调控设施、藏展材料等产品和装置,缺乏应有的质量控制、筛选使用及其管理评价技术方法和规范。往往仅关注其调控效果,但忽视了其危害文物的严重副作用。

       馆藏文物保存微环境(展柜等)调控技术、质量控制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不够系统,缺乏高效专用的馆藏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材料、装置产品,包括主动和被动调控技术的研究。博物馆室内环境(展厅、库房等)调控装置设施缺乏设计导则,缺乏展厅、库房的整体解决方案

       尚未建立适合国情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评估体系。应当加强规划和研究,研发具有行业特点的环境数值检测和综合评测技术、环境影响作用与产品质量评价技术、主动调控与被动调控技术这三方面的技术系统,研制一批相应的技术规范(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相关保护准则,树立高水平的管理策略,尽快研究建立我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评估体系。

       尚未开展一整套良性循环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建设,不能为我国众多文物博物馆及其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控制提供设计、建设、测试、实验、评估、改进、管理、教育、培训、应用推广等各个方面的技术支撑。这是一项全面改善我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长效机制研究工作。

博物馆环境监测、调控专用传感器和智能装备产业化水平不高

       2013年国家文物局与工信部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合作协议》,2018年,国家文物局联合工信部、科技部发布了《文物保护装备发展纲要(2018—2025年)》,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50多家骨干企业,研发了环境监测、调控、防震、消毒、柜架、囊匣、材料筛选、展陈照明等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的200多种产品。但这些还远远无法满足博物馆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

       产品比较单一,性能有待提升  如针对展柜环境调控的净化调湿设备,目前很多企业一款产品卖遍全国,但这种设备受当地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潮湿地区应加大设备的除湿力度,而在长期干燥地区,免补水的调湿设备往往很难起到加湿的作用。这需要企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发系列化产品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再如在文物库房、展厅等小环境除湿或增湿设备方面,目前主要还是选用市场上现有的产品,缺少对专用设备的研发,或因体积大、噪声大、工效低而不太适合在博物馆应用,因此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性能,来满足博物馆的需求。

▲调湿器更换

       产业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很多企业针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仅仅是按照合同要求提供相应的产品,但博物馆得到这些产品后不知道如何应用,无法发挥这些产品的真正作用。对于博物馆来说,真正需要的是合适的文物保存环境,对于使用什么产品、什么技术并不关心。因此企业需要直面博物馆的需求,按照《文物保护装备发展纲要(2018—2025年)》中提出的“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的创新发展模式进行实践,加强企业与博物馆用户之间的携手联合,充分了解博物馆用户的需求,努力成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专家,为博物馆提供预防性保护整体解决方案,以达到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实际效果为目标,为博物馆提供合适的监测、评估、调控产品及服务。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发展趋势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在国内经过近15年的发展,从思想认识上已经形成了共识,即文物的本体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调文物预防性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保护工程,不仅仅是一些产品和设备,更需要从风险预控的角度提升预防性保护的系统管理水平;通过科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监测、评估、调控、预警方面获得突破;从制度、规范、预案等方面建立预防性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建立分级分类的馆藏文物风险管理规程,研究不同场景下的监控策略,在对监测调控大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发展馆藏文物风险状态识别及预警技术、智能化评估及决策支持技术。针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区域中心和全国中心的建设,需进一步研究系统集成方法、管理模式、服务机制等。环境调控方面,在“稳定、洁净”基础上发展提出“智能、精准、节能”的调控理念,研发基于物联网智能化的文物保存环境整体解决方案。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从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产业化角度出发,需要培育诚信、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强化预防性保护工程验收标准,使预防性保护项目建设好、运维好,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编辑:蔡   苧

   审核:张   怡

   本文刊登于2019年11月8日《中国文物报》第5版

上一篇:行业标准《美术馆光环境评价方法》 终稿送审会议今日召开
下一篇:空气采样火灾报警技术在文物古建筑中的应用